太湖湾科创带重要园区之一的生命科学园近日又有好消息传出,无锡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区持续在新药、器械及技术研发上精准发力,不断推高园区产值。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外包区169家生物药企实现销售66.67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24.52亿元“精准研发”占比36.78%,为史上最高。
10月23日,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工作会议上,滨湖区委书记马良在发言中提出,要抓住太湖湾科创带重大机遇,落实好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推动生命健康等产业提质提效。
“精准医学”概念最早于2015年提出,起初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实施临床医疗决策,后与临床紧密接轨的新药、检测、器械等领域的精准研发都被纳入。拥有无锡90%新药研发能力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区针对重、特、大、罕见等疑难杂症,根据临床特需持续加大精准研发,在国内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树立了越来越多的“无锡标签”,比如专注新药研发的药明生物;深耕器械领域研发的天瑞、蓝软和瑞迪姆;不断开发诊断试剂的傲锐东源;开发新冠CT快速筛查系统的脉得智能等。
进入四季度,新的“精准研发”在持续推进。由天瑞精准医疗研发的百万身价“质谱检测前处理机器人”本月投入批量生产,仅此一项企业年产值增加逾5000万元。相比人工检测“耗时耗力”,“机器人”操作从血样提取到报告出具只需1.5小时,而且杜绝了人检的“不稳定性”。蓝软智能医疗投资数亿元推进“医学光学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将助力外科手术精准实施,并将精度提高至0.1毫米以内。本月初,投资7.2亿美元的健适医疗项目即将开工,心脏、神经、肿瘤介入等高值精准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投产后产值规模将超百亿元。“十四五”投资超30亿元的智康弘义致力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药研发。10月21日,药明生物港股股价大涨10%,市值站上3000亿港元关口,超过国内所有新兴生物制药创业公司。据悉,今年药明生物赋能客户研发生产新冠抗体的研发团队已超过3000人,目前部分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
“精准”研发在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园区和企业的产值。在全国400多家生物医药园区中,占地仅为5平方公里的无锡外包区面积最小,但创造了“单位面积税收贡献”、“上市公司市值”等两个全国“第一”。据外包区副主任刘焕介绍,“十四五”生物医药竞争将进入深水区,新药、器械“精准研发”比拼将更激烈。与很多产业园轰轰烈烈的大招商、快招商不同,今年前9个月,外包区谢绝了近50家传统生物药企的进驻意向,新注册企业虽然仅为8家,但属于高端硏发及医疗服务性企业。
10月23日,无锡市委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科创带的发展首先要追求“高科技”,坚持“科”字为先,对科技水平不高的项目,一律不能在科创带落户。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晔告诉记者,地处湖湾岸线,面对苛刻的环保要求和紧张的土地资源,外包区提高亩均产出只能在“精准”上发力,“创新研发加速区”等新空间将“精准”留给“高精尖”研发药企。
11月份,国内生物医药品牌论坛——“2020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暨精准医疗发展大会”即将召开,大会以“聚焦精准医疗,服务健康中国”为主题,知名院士、院长及专家将围绕精准预防、新药研发、精准器械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赵晔表示,专家院士、研发人员、医院院长构成了推动“精准医学”发展的精准信息供应链,论坛对接两头将助力更多无锡新药、器械的“精准”面世。
同类

- 3月26日董事长SEDEK视察泰和乌鸡基地
0评论2025-03-27
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2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
0评论2023-04-04240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 5月1日起实施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23年2月14日第5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局 长:胡静林2023年3月13日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
0评论2023-04-04220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
0评论2023-04-04226
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医疗器械抽检产品检验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相关检验机构: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工作的通知》(药监综械管〔2023〕5号),现将202
0评论2023-04-0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