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A+H”股布局的四家企业外,国内该领域上市企业还有美迪西、药石科技、博腾股份、凯莱英等。已发布业绩报告的博腾股份在2020年实现营收20.72亿元,同比增长33.56%,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增长74.84%;药石科技也营利双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长54.36%,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21.13%。
CRO即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包括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两个阶段。通常来说,在高昂的药物研发成本面前,部分大型制药企业选择将一些非核心的研发环节外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节省30%-50%的成本。
我国医药产业正在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变,在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上市许可人制度(MAH)、创新药医保谈判等系列政策的推进下,国内创新药研发生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以来,我国新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已跨入第二梯队,每年获批的国家1类新药数量快速增加。
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已由2016年的11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0.8%。相应地,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也由2016年的29.8%提升至2020年的36.8%。预计到2022年,中国CRO市场规模将达到233亿美元,2018年-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20.4%左右。
火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国内CRO和CMO/CDMO企业合计多达1500多家。其中,CRO企数有500多家,临床阶段240多家,临床前260多家,综合服务外包15家。有分析指出,除少部分头部公司外,国内大多数的临床CRO未能形成规模优势,缺少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规模、业务范围、行业认知度等方面与跨国临床CRO企业和本土龙头CRO企业等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校对 柳宝庆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神评妙论
发表